從桃影看見國際!【生活在天堂】、【家在戰火中】呈現敘利亞問題

桃園電影節   

  正熱烈播映中的桃園電影節,近日的映後座談中,剛好有三部從家族或個人生命探索國族議題的作品,包含聚焦在阿勒坡戰爭、敘利亞問題的【生活在天堂】、【家在戰火中】和回溯祖父缺席與馬共歷史的【不即不離】。

  【生活在天堂】導演伊克連海度透露,為了拍攝這部片,回到敘利亞艾因角三次,2013年首次回去時卻發現昔日同學大多早已逃到其他國家或是已經遇難,他甚至只能拍攝城市一半的範圍,因為被支持伊斯蘭教派的部隊佔領,直到阿拉伯人、庫德族及基督徒聯手將伊斯蘭教勢力趕出艾因角後,這些友人才陸續回到家鄉,之後兩次的拍攝才順利完成。對導演來說,在他求學時期的記憶,這些多元種族原本就和平共存,然而戰爭爆發之後,各種外國勢力的介入,提供武器及支援等,讓這場戰爭無止無境的延續,他認為這些國家應該切斷武器的供應,讓敘利亞停火,然後再施加壓力,恢復和平協議。所以他現在能做的,就是讓這部紀錄片被更多人看到。

  原定來台與觀眾交流的【家在戰火中】導演阿沃卡波利安,則是住在敘利亞境內的亞美尼亞裔影人,策展團隊從二月就發出邀請,但他一直到三月底才解決護照問題確定來台,可惜影展開幕前夕,導演因為更換居留證的關係確定無法來台,在寫給策展團隊的信中,導演感慨的表示,以前更換居留證只需一週時間,但因戰爭爆發的敏感因素,現在得花上一個月,所以如果他要來台,將無法回到家鄉,信末還特地寫了一句「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能在沒有邊界的世界相會」。這封信也讓人對現今敘利亞情勢之嚴重感到憂心。

  除了這兩部描述敘利亞情勢的作品外,臺灣獎競賽單元的作品【不即不離】,也是從家族史窺探國族歷史的作品,在馬來亞(馬來西亞前身)試圖推翻英國殖民與日居侵入的時期,許多人都因著自身的理由(例如學習識字、女權地位)而加入共產黨,導演廖克發從探訪自己父親來追溯曾經身為馬共的祖父,他在拍攝時,印象最深刻的一個段落是他父親從一開始否定對祖父有任何記憶,直到導演訪問到姑姑,姑姑說出當年祖父白日躲藏於叢林間,直到夜間才偷偷回家幫當時年幼的導演父親洗澡時,他才彷彿勾起些微回憶,廖克發說,那一刻他感覺父親的眼神發亮,他相信此時父親終於理解祖父並沒有因為加入共產黨而拋家棄子。

臨陣上場!原來這些角色都曾重新選角過!

即時星聞訂票加入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