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衛“宗師之路”揭秘 3年10地訪百餘位武林宗師

   

《一代宗師》掀開神秘面紗 梁朝偉等眾星苦練多年


王家衛執導,集合梁朝偉、章子怡、張震、趙本山、小瀋陽、宋慧喬等明星的史詩功夫片《一代宗師》繼上周發佈正式版預告片後,又於近日發佈電影紀錄片《宗師之路》,該紀錄片不僅揭開了王家衛籌拍《一代宗師》的初衷和3年走訪百位民間宗師的心路歷程,並且首次將梁朝偉、章子怡、張震等明星為拍電影苦練多年的功夫練習畫面呈現在觀眾面前。

 

 《一代宗師》工程浩大,王家衛對武術魅力的詮釋手法一直為外界所猜測,王家衛式的電影籌備方式和演員訓練方式也是前所未見,經歷多年武術學習和訓練的眾多明星們,又將如何展現“一代宗師”的“裡子”和“面子”,《宗師之路》的發佈從一個面向正式回答外界對其諸多好奇。


宗師之路:3年10地遍訪百余位宗師
《宗師之路》中王家衛首次講述拍攝《一代宗師》的緣起:1996年,王家衛在阿根廷拍攝《春光乍泄》時看到報刊亭中以李小龍為封面的雜誌,引起他的好奇,已經去世20年的人為何還有如此大的魅力?後來,他看到葉問離世3天前拍的一段影片,葉問在打拳中的一個停頓引起了王家衛的興趣。為何葉問要中途停頓?王家衛一直不明白,後來得知武林中流傳的一句話解開了疑惑: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有一口氣,點一盞燈。“有燈就有人,葉問是希望把他的東西傳下去”王家衛解釋道,葉問離世前的這個小動作,開啟了王家衛籌備《一代宗師》的“宗師之路”。


在查閱非常多的史料、拳譜並瞭解了眾多門派的歷史、流派與特色之後,王家衛對武術的挖掘越深入,便越著迷。但怎樣重現民國武林的生態?怎樣展現不同門派的功夫?怎樣解決歷史的距離與細節等問題?選擇什麼樣的演員演這些宗師?需要掌握大量的歷史資料,成為電影拍攝遇到的另一大難題。


在國家武術教練、李連杰師父吳彬介紹下,王家衛橫跨南北和海峽,先後到了北京、天津、山西、河北、內蒙古、東北、上海、浙江、臺灣、廣東、香港、澳門等地,拜訪了詠春、八卦、八極、形意、通背、心意等各大拳派的百餘位民間功夫宗師。透過“宗師之路”的旅程,王家衛不僅收集了關於各家功夫和門派的故事,更被這些隱身於民間的師傅們身上的“精氣神”所感染,他們是宗師背後的宗師,也是《一代宗師》最珍貴的資源。


王家衛:誠意打動隱世高人
在王家衛遍訪的一百多位宗師中,既有像吳彬、葉准這樣的武林泰斗,也有隱居民間、身懷絕技的血脈傳人;既有國內代代相傳的各派宗師,也有身居海外、弘揚武術的實戰高手;既有詠春、形意、太極等廣為人知的拳種,也有八卦、八極、通背等鮮為人知但卻不容小覷的武林門派。王家衛以誠意打動隱世民間的師傅們,他們的品格也給予王家衛的創作更大的啟發,走訪過程中,發生很多感人故事:有些師傅,隱世多年,不願公開自己的身份,卻對王家衛提出的問題耐心回答。有些宗師,被導演誠意打動,甚至打破“門裡門外兩重天”的門派限制,將對自家徒弟都有所保留的絕技傾囊相告。


八卦掌宗師程廷華的後人程增月已經隱居山西多年,經過多方探尋,王家衛終於找到老人並親自探訪,老人年逾八十,行動不便,聽聞王家衛的想法,讚賞不已,拿出床下當年慈禧太后御賜程家“節孝可風”的牌匾。臺灣洪門第一山頭金春山的最後一個山主王進發,向王家衛介紹舊時江湖禮數:“脈搏是你的血脈,這個血脈長存,我已經給你了”,給王家衛很大啟發,遺憾的是,這位王師傅已於今年5月辭世。


一代宗師:四大拳派爭雄民國武林
王家衛《一代宗師》的初衷從“詠春”、“葉問”開始,在他“宗師之路”的旅程之中,透過拜訪各路宗師,【一代宗師】這部電影已經不再拘限於“詠春”一派,而是演變成“一個時代”:從“精武會”到“中華武士會”、“中央國術館”的成立,從“兩廣國術館”的設立到“五虎下江南”,“北拳南傳”都融入故事的背景,並以此設定了電影“南北武林、四大拳派”的基本格局:以詠春、八極、八卦、形意為基本脈絡,構建民國武林生態。


“演員”也成為王家衛的一大難題:不但要有民國武林人的氣質,更得真正去練功夫,才能得到該角色的精隨。選的演員不但要合適,還得經過辛苦的練功過程,對演員來說,這是一個艱難的訓練之路。


幾年來,梁朝偉、章子怡、張震、宋慧喬一路跟隨王家衛,在正式開拍前花了大量時間學習功夫,從基礎開始,走上了非比尋常的“宗師之路”。


梁朝偉是王家衛心中葉問的不二人選,他對梁朝偉的要求是“要打掉梁朝偉身上所有的東西,重新塑造一個人”。王家衛請來葉問的最後一位親授門徒梁紹鴻先生,讓他親自來教授梁朝偉詠春拳的拳理、展示手法。經過多年修煉,梁朝偉不但詠春造詣頗高,也漸漸練就了習武之人的內在氣質。


章子怡飾演的宮二是八卦掌宗師,八卦掌是傳自清朝大內的拳法,陰柔、兇狠,是《一代宗師》四大拳派中唯一一門以“掌”為特色的拳派。為了練好基本功“趟泥步”:在泥土裡走出行雲流水的步法,章子怡不僅在平地上練習,還特別在沙灘上、雨水裡練習,讓八卦掌力與美的結合發揮到極致。


飾演八極拳宗師的張震,拜在八極拳師傅王世泉門下,八極拳剛猛、暴烈,武林素有“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之說,為練好八極,張震每天清晨5點起,在北京北四環霄雲路的樹林中苦練2年,風雨無阻,就連習武多年的老師都誇讚他“一看就是身上帶了功夫的”。


王家衛的“宗師之路”:起于香港,展於內地,橫跨南北,見於《一代宗師》。在“四大拳派”的主脈絡下,通過幾十位民國武者的群像設計,數以萬計的時代細節展現,力圖還原時代風物、細節,再現時代群像、品格,打造能夠展現實戰魅力的史詩功夫片。

 


更多電影劇照 【請點這裡】‧本片介紹
 《宗師之路》王家衛闡述
要重現一個民國武林,是一個很龐大的工程。它不只是一個時空距離、服裝或者道具的問題,你要把那個時代重現出來,在武打方面,你必須要還原歷史的真貌,不能靠特技。還要還原那個年代武術家的“精氣神”,武林有武林的規矩,他們有他們的儀軌。那些都是我們中國人的智慧,有一些現在都已經沒有了。為什麼武術叫功夫?功夫其實就是時間,面對這樣一個題目我知道這是需要很長時間的一條路。但是,我願意走下去,因為這條路太吸引我了。


《一代宗師》的起源在1996年,那個時候我在拍《春光乍洩》,有一天我們在阿根廷的火車站裡面,在那個報攤我看到很多很多雜誌,我看到兩個封面,一個是毛主席,一個是李小龍。在這個報攤出現的一般不是給是歷史系的學生,都是給年輕人,對他們來說,這兩個人是偶像,是英雄。我是從小看李小龍的電影長大的,我也喜歡看他的電影。但是我沒想過他死了二十年之後,他還有這個魅力。那時候我特別想拍一個李小龍的故事,但是其實李小龍他的故事很多電影已經拍過了,我就想其實李小龍的師父應該是什麼樣?是什麼樣的人培養出這樣一個人物?後來我回到香港,有一個機會,我看到一段影片,據說是葉問師傅去世三天之前拍下來的。最動人的地方是他突然之間停下來了,你不知道他其實是累了,還是他其實忘記了,他就停了一下,後來繼續打下去,我當時不理解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到後來才理解,武林當中有一句話: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有一口氣,點一盞燈。有燈就有人。他希望把他的東西傳下去。


中國武術,從民國開始,其實是一個黃金時代。我們可以看,從精武會,到民國元年的中華武士會,中央國術館成立,民國十七年兩廣國術館成立,五虎下江南,北拳南傳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之後因為戰爭到了香港,有一些去了南洋、甚至臺灣。這是一個很清楚的脈絡,裡面講的都是那個年代,不單只是武術家,裡面有一些東西都是非常珍貴的。一開始的時候,我想拍的是一個人,一條街的故事,看過這些後,我感興趣已經不僅僅是一個人、一條街,而是一個時代。


2008年我到了北京,我找到吳彬老師,他是一個非常好的帶路人。通過他,我認識了很多武術家。經過的地方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東北、上海、浙江、佛山、香港、澳門,甚至去了臺灣。


最讓我感動的是,我們訪問了很多很多的老師,但從來沒談過條件,也沒有計較過酬勞。武林有句話叫“門裡門外兩重天”,很多事情是不會外傳的,但對於我,他們都很無私的,不厭其煩地展示給我看,還有把他們可能門裡面的一些不傳之秘也告訴我。


最讓我感觸的是,在過程裡面,你看見不管他們是什麼身份是什麼年齡,他們對功夫對武術真的是不離不棄。好像王進發老師,他是臺灣的一個老師,已經過世了。一人守著洪門的最後一個山頭,金春山,在那邊不厭其煩地告訴我們洪門的儀軌。我也看過,在廣州,當年五虎下江南,傅振蒿的孫子和孫女,他們都五十多歲了,每天晚上還在公園裡教拳。為什麼他們都可以不離不棄?是因為他們都迷,他們有迫切感。


人家說,武學千年,勝負都是過眼雲煙。我們不在意是一招一式,我們在意是整個武林。


在過程裡面,我訪問了超過100位老師,他們不厭其煩地展示給我看,希望把他們都知道的、一般不跟人講的話都跟我講。為什麼?因為他們都希望,把一些珍貴的東西保留下來,不要讓祖師爺的東西丟在他們這一代。


對武術來說,我是一張白紙,我也願意用這個身份去拍這部電影。因為我相信,很多觀眾都跟我一樣,對武術是一竅不通。我是一張白紙,所以我可以中立,我可以看得更清楚。


有人說,所謂絕招,就是把一個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這部電影,我們是盡了力,但是不是極致,我不敢說。但我願意這個是開了一個門,或者是起了一個頭。我希望有人繼續走下去,因為這條路太遠了。

 
看電影 拿好康 趕緊加入【世界電影粉絲團】唷!

華納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