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臺灣電影報告:是∕非侯孝賢

   

文/聞天祥

 

 

臺灣雖然不大,但一年有超過三百部電影上映,加上沒有保護政策,華語電影被夾殺得著實辛苦,也逼得臺灣電影非得走「小而美」的路線不可。2008年一部【海角七號】炸開了臺灣電影的商業潛力與投資野心,也開啟了另一種「多元」的可能,鈕承澤的【艋舺】在2010年的賣座,算是一場成功的「應驗」。

這部以八0年代龍蛇雜處的萬華(艋舺)為背景的電影,雖然美術努力經營復古情調,卻不見得是個純然寫實的作品。就像它多樣的音樂選用,整部電影帶著一種拼貼的風格,草莽而華麗;也讓時下年輕偶像的魅力與半舊不新的時代,有了緊密貼合的可能。但對我而言,【艋舺】的積極意義除了美學上的,還有鈕承澤把一批經過臺灣電視洗禮過的人才在這部電影完全升級,讓過去壁壘分明的兩者從勉強的橫向移植躍進為互相加持的局面。而這對於可能在2011年問世的【痞子英雄:電影版】既是典範也是壓力。

鈕承澤在八0年代初因為演出侯孝賢的電影而成為「臺灣新電影」的代表演員之一。有趣的是兩部在2010金馬獎競爭激烈的臺灣電影【當愛來的時候】(最佳影片、攝影、美術、觀眾票選獎)、【第四張畫】(最佳導演、女配角、傑出臺灣電影)的導演張作驥、鐘孟宏也都跟過侯孝賢。

許多人以為張作驥可視為侯孝賢的嫡傳。確實,他對「職業」與「素人」演員的嫺熟混用,是有侯孝賢的味道。但無論是他前幾部作品(【黑暗之光】、【美麗時光】)靈光乍現的魔幻時刻,或是【當愛來的時候】刻意的首尾對照(母女分別在同一地點產下孩子,是生命的延續,也是認同與和解的象徵),卻非侯導本色。鐘孟宏走得更遠,【第四張畫】取材自失蹤兒童的社會事件,卻不肯過度煽情,精緻的光影又和低調的情緒組合出一股怪誕的恐懼感,強烈的現代性格呼之欲出。

 

 

◎精采完整內容請見世界電影雜誌2月號506期《影迷藏寶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