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每次的機運都是命中註定。」─專訪【貝禮一家】導演 艾瑞克拉緹戈

   

  法國凱薩獎導演艾瑞克拉緹戈(Eric Lartigau)的溫馨喜劇【貝禮一家】(La famille Bélier)可說是近來法國電影最大的驚奇!它不僅上映兩週便擊垮強片【哈比人:五軍之戰】,接著更勢如破竹、連續四週稱霸票房冠軍,觀影人次迄今超越700萬觀眾,票房累計更達20億台幣。

  【貝禮一家】不僅在票房大獲全勝,更一舉榮獲法國凱薩獎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角等六項大獎提名。該片劇情描述:貝禮一家全家人都是聽障者,只有年僅16歲的寶拉除外。因此她必須擔任爸媽與外界溝通的翻譯員,還得協助處裡家中農場大小的經營事務。某天,她的音樂老師發現了她的歌唱天賦,並鼓勵她追求夢想、遠赴巴黎參加法國廣播公司的合唱團招考。對寶拉來說,這卻是個必須遠離家人,並且被迫成長的決定…。電影成功在詼諧逗趣中,帶入了感人的親情與愛情。

關於分離與恐懼

Q: 為什麼你會對【貝禮一家】這案子情有獨鍾?
A: 這個故事非常打動我。我現在當然可以用一大堆的理由,說明為什麼我喜歡這個故事、為什麼選擇這個案子而不是其他,但事實上,當時那個決定是相對衝動的。沒錯,家庭是個普世共通的主題,並且已經被許多電影拍過了,但這個故事最令我感興趣、並且最吸引我的部分,是它所有的東西都非常的直接─就像是一種原始並且具有動物性的情感─就兼具笑淚、又有對抗的衝突,讓我非常喜歡。身為一名導演,我不喜歡侷限在某一種特定的情感,我喜歡喜劇、就如同我喜歡劇情片一樣;我喜歡將兩種情緒揉合在一起,畢竟在現實生活裡,最具有戲劇性的場景,往往也源自另一個荒謬、或是好笑的處境。


Q: 這個故事裡,最吸引你的是什麼地方?
A: 一開始是關於離開的主題─分離,常被視為一種痛苦的經驗。我們能夠輕易地離開一個人嗎?我們能夠強烈地愛著一個人的同時,又不失去對自己情感的控制嗎?我們怎麼能夠確保另一半保有自己的自由空間?我們該如何看待別人的改變?愛一個人,不代表也喜歡他所有的一切。在家庭裡,誰建立規矩、誰決定事情、誰又是反對的那個人?我們該聽從哪個人的?

再者,就是關於恐懼的主題,那些限制我們的恐懼、令我們動彈不得的恐懼─青春期的結束,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時刻,而發現自己即將毫無防備地踏入這個成人世界,是非常令人恐慌的一件事。即便是生理上,我們也尚未完全做好準備,僅僅是那顆充滿活力並且躁動的心,驅使著我們前進。因此,令女主角遲疑的這些所有阻礙,瞬間就吸引了我。寶拉所經歷的一切,在尋找到屬於自己人生的道路、並且理解到命運在她眼前所展開的一切,是我們都經歷過的,也會是我們孩子、孫子的必經之路。要尋找到自己的位置、並且成為一個獨立的人,個體就必須稍微地背叛家庭。他們是怎麼說的?「弒父」對嗎?事實上,只要理解到所有的反叛與對抗都是一個重生的過程,那麼即便是「弒父」也沒關係。作為父母,我們當然希望能盡可能地幫助這些「脆弱」的小生命。

命中注定的背叛

Q: 【貝禮一家】這部電影玩了一個很巧妙的概念:對貝禮一家來說,聽障才是正常的⋯
A: 這故事令我感到有趣的是,我們到最後不禁會思索什麼才叫「正常」。我們都瞭解,正常與否來自於他人看待的眼光:我們總有種將自己囚禁在既定成見、並且喜歡跟隨錯誤道路的天賦。在拍攝這個案子的過程中,我了解到聽障人士與我們有不太一樣的人際概念:他們非常的坦率,如果有什麼不如他們意的事情,他們並不會拐彎抹角,而是非常的直白。有時候,這種坦率會令人吃驚。那些排除別人的人、以及被排除的人,需要尋找到自己的歸屬感。這是我們共通的生物本能,同時也是我們所有人無法避免的性格缺陷。

Q: 我們可不可以這樣說:寶拉決定獻身音樂的決定,對家族來說是一種背叛?
A: 沒錯,而且近似一種羞辱。但命運是諷刺的:寶拉盡可有跳舞、數學或是木工的天賦,但命運卻給了她天籟的嗓音。想像一下,對她以及父母來說,無法分享這個東西是多麽令人沮喪的一件事。畢竟,她能給予其他人美妙的嗓音、卻沒法給予自己的父母。這是最不可饒恕的事情,但卻也非她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