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資訊 > 柏格曼的繆思情緣
Liv & Ingmar

柏格曼的繆思情緣

網友短評
柏格曼的繆思情緣 Liv & Ingmar

國別:瑞典

片長:1小時29分

級數:普遍級

發音:英語

類型:紀錄片

年份:2012

台灣上映日:2013-06-28

發行:安可電影

官方網站
0

網友好奇度

已上映僅開放好評度
0

網友好評度

請評分

導演:Dheeraj Akolkar 迪拉吉阿柯卡爾

編劇:Dheeraj Akolkar 迪拉吉阿柯卡爾

★紐約電影節選片
★2012年芝加哥國際影展「金雨果獎」最佳紀錄片提名
★蒙特羅國際影展選片
★挪威國際影展競賽片
★“透過鏡頭的美麗,追溯影壇著名羅曼史” – 權威媒體《Hollywood Reporter》
★透過麗芙鄔曼平實地闡述與英瑪之間的『愛與痛牽連著的情感』,再加上視覺及音樂細膩的觸動,引領觀眾進入這段影壇經典羅曼史的世界。 –《Variety》

影史上最經典的傳奇愛情故事
傳奇女星麗芙鄔曼娓娓道來與影史大師伯格曼長達42年的情誼…

此片為影史最具傳奇魅力與傳頌的戀愛故事,由麗芙鄔嫚的剖白訪談,一窺兩位影壇傳奇性人物的將近半世紀從未消逝的愛與緣。穿插柏格曼多部影壇重要作品及幕後經典畫面,麗芙鄔嫚更引用她自傳《變》(Changing)的篇章,為這部紀錄片增添更私密的觸動,引領影迷深入影壇不滅情緣…。


影史上最傳奇的一對;他倆是朋友、戀人、夥伴,也是靈魂伴侶。

1965年,柏格曼拍攝電影界公認他最神秘的電影《假面》時,在片場遇見了羞澀的麗芙鄔嫚 ; 那年,他46歲,她25歲,兩人都各自有婚姻關係,但此相遇已讓他們之間的愛火一發不可收拾。在此之後,他們住在同個屋簷下五年,育有一女,合作了12部電影。在柏格曼寫給她的情書裡,他形容這段愛戀是『愛與痛的牽連』。麗芙鄔嫚於當時離開她的先生後,與柏格曼同居在北歐法羅島,雖然這段戀情僅維持五年,但兩個人卻攜手搭檔在影壇裡締造了12部影史經典電影,麗芙鄔嫚亦自己導演了兩部柏格曼的劇本。雖然情已逝,但相識已過了將近半世紀,兩人的關係與友誼仍舊維持到影壇一代宗師逝世為止。

本片透過柏格曼寫給麗芙鄔嫚的情書、幕前經典作品等構築了兩人這段持續近半世紀,夾雜愛戀與友情的牽連。多位與柏格曼攜手創造影史經典的合作對象,包括當年也先後與柏格曼相戀的比比安德森Bibi Anderson、哈利葉安德森Harriet Anderson、《第七封印》的麥斯馮西度Max von Sydow、《秋光奏鳴曲》的愛藍喬塞森Erland Josephson,以及憑《生命的邊緣》獲得坎城影展影后肯定的英格麗圖林Ingrid Thulin等人,都是這段關係的見證者。


◎導演簡介

迪拉吉阿柯卡爾Dheeraj Akolkar
導演迪拉吉以第一名的殊榮畢業於印度普納大學建築系,畢業後他便全心投入印度電影工業,著名作品有《榮耀之役》(2001年奧斯卡提名),《寶萊塢生死戀》(2002年坎城影展競賽片、2003年英國影藝影藝學院電影獎提名)、Charas – A Joint Effort、Sala Bandar (2004年鹿特丹國際影展選片、2004年愛丁堡影展最佳短片提名)、《黑色的風采》(2006年獲選時代雜誌第五名最佳劇情片)。

身為編劇、導演、攝影及製作人,他的作品包括了Jyotirgamaya – Lead Me To The Light (2005年印度紀錄片製作協會優選:最佳劇本及最佳剪接)、Whatever! (2006年印度國際文化交流影展最佳影片第二名)、Sold my Soul (2007年克萊蒙費宏國際影展選片)、Asylum (2010年鹿特丹影展選片)。2007年,迪拉吉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倫敦大學,獲得了電影長片的藝術碩士學位,現在則透過自己倫敦的瓦多電影公司(Vardo Films)之名義拍攝五部電影,來回工作於英國、印度及斯堪的納維雅。

迪拉吉現任英國倫敦獨立電影節Bombay Mix副理事,同時也是透過電影製作以鼓勵推進社會改變的Grassroots Stories基金會創辦人。


◎導演的話

談到麗芙烏嫚和柏格曼這兩位傳奇人物,我就像是其他電影粉絲一樣敬畏及欣賞他們。而促使我拍這部電影的原因,則是在這兩人光環外的簡單理由 – 這個世界和有關一個男人、女人之間最真摯真實的故事 – 一個關於兩個戀人、朋友、夥伴及靈魂伴侶的故事。

他們之間複雜及無數層次的情感牽絆,深深打動我的內心,這部片是獻給每個愛過、失去過和還在愛著的大家…


◎製作人簡介

路桑德森Rune H. Trondsen

路桑德森是挪威過去十年中最重要的電影及電視製作人。他的作品包括了八部電影長片、一些電視影集和紀錄片。

他的公司Nordic Stories目前重心放在製作討論國際文化議題的節目和戲劇,同時也有製作新的國際紀錄片。


◎演員簡介

麗芙烏嫚 Liv Ullmann

在歐洲的電影界與劇場界,麗芙烏嫚(1938年生於東京)身兼女演員與導演,發展出極為強烈又嚴謹的職業生涯。她的臉孔,由內而外自然散發出充滿情感的力量,使她成功地傳達了人的複雜糾葛。在電影大師柏格曼的作品中,她更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兩人曾一起合作多部電影,包括:《假面》Persona(1966),《狼的時刻》Hour of the Wolf (Vargtimmen, 1968),《羞恥》Shame (Skammen, 1968),《哭泣與耳語》Cries and Whispers (Viskningar och rop, 1972),《婚姻生活》(又譯《婚姻場景》)Scenes from a Marriage (Scener ur ett aktenskap, 1973),《面對面》Face to Face (Ansikte mot ansikte, 1975),《蛇蛋》(又譯《噩兆》)The Serpent’s Egg (1977),《秋光奏鳴曲》Autumn Sonata (Höstsonaten, 1978)。她倆合作的還包括大師柏格曼的最後一部電影《夕陽舞曲》Saraband (2003)。她也曾在自己執導的兩部電影中改編柏格曼的劇本。

(雖然麗芙烏嫚是柏格曼的繆絲女神),不過,麗芙烏嫚與其他導演合作也同樣出色。她在瑞典名導揚‧托洛爾的兩部上下集電影---《大移民》The Emigrants (Utvandrama, 1971)與《新天地》The New Land (Nybyggarna, 1972) 中,飾演女主角Kristina,並以《新天地》獲得1973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並在1977年二度因柏格曼的作品《面對面》Face to Face (Ansikte mot ansikte, 1975)獲得提名殊榮。她曾被提名過五次金球獎最佳女主角,並於1973年以《大移民》一片拿下金球影后。她精湛優異的演技,也曾出現在歷史電影如《女教皇瓊安》Pope Joan (1972)與《遜位》(又譯《聖殿情夢》)The Abdication (1974)中,還有其他劇情類電影如《再見莫斯科》Farewell Moscow (Mosca addio, 1987)及《玫瑰花園》The Rosegarden (1989)。

麗芙烏嫚在倫敦接受劇場訓練。1957年,烏嫚在挪威Stavanger的Rogaland劇院演出她的舞台處女秀,同年也完成了她的第一個電影片段。在劇場舞台上,麗芙烏嫚扮演過許多重要角色,並曾在挪威、瑞典、倫敦西區、澳洲、洛杉磯與百老匯等地演出。

1992年,她自編自導的第一部長片”Sofie”,在蒙特婁電影節奪得三項大獎。在她的第二部長片” Kristin Lavransdatter”中,她再度自編自導,親自將諾貝爾獎得主、挪威女作家翁塞特(Sigrid Undset)的著名系列小說改編成電影劇本並搬上大螢幕。自1966年起,她開始與瑞典公共電視台(SVT)合作製作戲劇,當時她以柏格曼的腳本為基礎,執導了” Private Confessions”,並獲得多項國際電視電影獎。2000年,烏嫚執導了另一部柏格曼編寫的作品” Faithless”。目前她正在執導她的第五部劇情片” Miss Julie”,亦由她親自改編自現代戲劇之父、瑞典劇作家奧古斯特•斯特林堡(August Strindberg)的同名作品。

人美心也美的麗芙烏嫚,也被視為是一代文化及女權的圖騰;麗芙烏嫚曾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長達20年。她也花了20年時間擔任國際救援委員會(IRC)的副主席,該組織代表全世界的難民發聲。1976年,她以作家身分初試啼聲,推出親筆自傳《改變》(Changing)。1984年,她又出了另一本書《選擇》。這兩本書都已經被翻譯成超過24種語言。


◎工作團隊簡介

攝影指導 - 哈爾佛布恩 Hallvard Bræin

哈爾佛布恩是挪威數一數二,最有經驗的攝影師之一,他的作品範疇包括了電影長片、短片和紀錄片等。
他畢業於美國電影學院,著名作品有巴特的春天Bart Got a Room(演員:威廉梅西William H. Macy)和2011年在國際上廣受好評的挪威電影《追擊巨怪》 Troll Hunter. 另外,哈爾佛布恩更執導兼攝影了獲獎的紀錄片作品The Giant, 和Håkon Bleken, Maler。


作曲 - 史戴芬尼爾森 Stefan Nilsson
史戴芬尼爾森出生於1955年,分別於芬娜斯(Framnäs)及斯德哥爾摩攻讀鋼琴及作曲。他和安蘇菲泛歐塔、艾維斯塔斯堤洛皆合作過,目前於業界以樂手和伴奏知名於各個不同領域,如爵士、古典、流行和搖滾樂等。

身為一位天賦異稟的作曲家,史戴芬尼爾森活躍於許多著名作品中,並在國際間以導演比利奧古斯特的《善意的背叛》 (1992年坎城影展金棕櫚獎)、《比利小英雄》(1988年奧斯卡及金球奬最佳外語片及坎城影展金棕櫚獎)、耶路撒冷廣獲好評。
剪接師 - Tushar Ghogale

Tushar Ghogale是一位已在電影影像製作界七年,十分有經驗的剪接師。
2004年開始,Tushar服務於印度星空衛視,直到2008年,才成為一位自己獨立接案的剪接師。而他在劇情電影長片的作品則有印度占星術(2005)、Parzania(2005),電視作品有Nach Baliye(2006)、印度版舞林爭霸(2008),紀錄片作品則有《別胡說!》Don’t Rubbish It! (2009)和Dinarang(2011)及短片Whatever ! (2006) 、 48分鐘 (2009)。


音效設計師 - 雷素爾普庫蒂Resul Pookutty

雷素爾普庫蒂是印度最傑出的混音師之一。他專精於音效設計、混音、錄音混音等 ; 而他的專業也帶領印度電影工業的音效領域到一個新的境界,並得到國際性好評肯定。

由普庫蒂錄製、剪輯、設計的電影有超過40部左右,而他也在印度及全球許多地方的電影系上擔任客座教授。印度第一張也是唯一一張『必備印度樂音效庫』專輯也是由普庫蒂錄製剪輯。

普庫蒂得獎無數,最著名的奧斯卡得獎作品《貧民百萬富翁》更讓他成為家喻戶曉的音效師 ;而《貧民百萬富翁》除獲得奧斯卡之外, 更榮獲英國奧斯卡及美國電影音響學會獎的肯定,而他也成為第一位獲得這些殊榮的亞洲人。2010年,普庫蒂也獲頒印度最高榮譽市民。


共1張,點擊放大觀看

  • 柏格曼的繆思情緣 Liv & Ingmar 海報1

共5張,點擊放大觀看

  • 柏格曼的繆思情緣 Liv & Ingmar 劇照1
  • 柏格曼的繆思情緣 Liv & Ingmar 劇照2
  • 柏格曼的繆思情緣 Liv & Ingmar 劇照3
  • 柏格曼的繆思情緣 Liv & Ingmar 劇照4
  • 柏格曼的繆思情緣 Liv & Ingmar 劇照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