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築巢人】導演沈可尚

   

─請大家用同理心,但不要用同情心去面對他們

 

沈可尚導演的紀錄片【築巢人】紀錄一個30歲卻像13歲的兒子和他父親的生活,連續獲得2013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最佳紀錄片、最佳剪接三項大獎以及金鐘獎非戲劇類最佳導播獎,也讓沈可尚導演成為最近很多紀錄片影展或是討論自閉症相關活動邀約的對象。台灣其實有不少以自閉症患者為題的紀錄片,但大部份是以較正面溫暖的角度描述,【築巢人】卻是以非常真實的面貌呈現自閉兒與父親的細瑣生命,沈可尚導演表示,他並不想讓觀眾對這對父子產生同情心或憐憫,他希望藉著他們日常相處的生活紀錄,讓觀眾對於自閉症兒和他們的家人有更真實更深入的了解,進一步認識真正的自閉症是什麼樣子,也許可以改變一般人看待他們的態度,他希望大家用同理心,但不要用同情心去面對他們。
 
沈可尚導演是在拍攝以自閉症為主題的紀錄片【遙遠星球的孩子】時發現了自閉症兒陳立夫,立夫每天都折上千張色紙,喜歡畫蜂巢蒐集蜂巢,沈可尚導演對他的專注感到特別有興趣,於是想拍一部以他為主角的紀錄片,不過在籌備的過程中,沈可尚導演對於和他相依為命的單親父親漸漸有了更深刻的感受,那種每天都在極度緊繃的壓力以及疲憊中度過,然後又告訴自己必須振作重新來過的心情,讓沈可尚導演決定將鏡頭轉向父親,企圖呈現一個父親為了盡到做父親的責任,其實背負著多麼沉重的心理壓力。沈可尚導演說,在【築巢人】中他並沒有刻意解釋立夫是自閉症兒,主要是因為他認為在每個家庭裡都會存在著很多不一樣的問題,做為一個父親,他必須承擔的責任與壓力都是同樣沉重。
 
沈可尚導演知道要近距離拍攝立夫與他父親的生活當然有相當高的困難度,在正式拍攝前他花了很多時間跟他們父子溝通,取得他他們的信任,告訴他們會有攝影機隨時出現在他們周圍,要他們習慣攝影機的存在。而在拍攝的過程中,他常常要提醒自己和團隊,遇到他們父子情緒爆發的場面不要太直接介入,但是沈可尚導演自己卻表示,有一次立夫突然生氣對他父親爆粗口幾乎要動粗,他還是忍不住介入,不過他後來發現,其實他們父子已經建立了一種相處模式,在每一次衝突的場面發生後,他們會有自己的處理方式,如果有外人介入反而會讓事情變得更複雜。
 
沈可尚導演在片中沒有刻意呈現一些見血見骨或是悲傷流淚的畫面,他希望觀眾看到的是他們父子真實的生活紀錄,而不是一些渲染的情緒,但是在片尾,沈可尚導演採用了一個非常震撼而且近乎殘酷的方式處理,父親帶著兒子在公園散步,天色漸暗,父親在前面快步地走,還一直停下腳步回頭要兒子跟上,配上父親的旁白:「…………有時候真想給他一刀,一了百了!」沈可尚導演說,結尾部份其實想了幾種不同版本,原本打算配上一首溫馨的歌曲,以比較感人的方式結尾,但是在思考過後,他還是堅持採用了最後這個版本,因為在長期接觸自閉症患者的過程裡,他感受到這些家長們內心都承受著巨大的痛苦及掙扎,但是卻都不輕意表露出來,也許這樣的結尾更能表達他們深藏在內心的話。
 
一路拍了多部成功的廣告片和紀錄片,沈可尚導演非常興奮地表示接下來他終於可以拍攝計畫很久的第一部劇情長片,這部劇情長片是關於一個男人的性成長過程,會是蠻大膽的呈現方式。
 
 
◎精采完整內容請見世界電影雜誌2013年12月號54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