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電影中的電影世界(下)

名導暢談幕前幕後

【日以作夜】Day For Night, 1973

  法國新浪潮導演楚浮(François Truffaut)的代表作之一,楚浮同時也在片中飾演導演一角。電影描述劇組人員在尼斯拍攝一部時代片,期間幕前幕後發生了不少插曲,直到電影殺青。片名【日以作夜】同時也是電影拍攝技巧的專有名詞,專指在日間利用濾光鏡來拍出夜景。由於楚浮自己身兼執導與片中導演一角,這樣的雙重性也讓整部電影跳出銀幕,成了楚浮與影迷的面對面接觸。

  而楚浮除了娓娓道出自己身為創作者的拍攝電影的甘苦,同時也沒放過演員們進出現實與戲劇世界的角色轉換及情緒收放,鏡頭前的演員們自然到位的演出,對比下了戲後的煩惱情緒,也讓觀眾有機會一睹“夢工廠員工”在銀光幕後不為人知的辛酸人生。並且,在這部電影中,楚浮也刻意將幕後的拍攝技巧拉到幕前,讓觀眾可以一窺電影拍攝的幕後真實過程。

【八又二分之一】8½, 1963

  本片是義大利導演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的經典代表作之一,帶有濃厚的半自傳性色彩。2010年改編自同名歌劇的歌舞片【華麗年代】(Nine)則是向本片致意之作。電影描述遇到創作瓶頸的導演基多,籌備新電影之際又得分神應付幾位情人的焦頭爛額窘境;基多這回籌拍的是他個人的第九部作品,創作枯竭讓他產生現實夢境不分的心理狀態,急欲逃避現實的他又被困在過往的回憶、私密的幻想以及各式夢境之中動彈不得。

  而費里尼以“夢境”來呈現出角色的內心情緒及變化,讓觀眾直視導演基多/費里尼的創作掙扎過程,也成了本片的一大特色。尤其是片頭一開始的經典橋段,困在車陣之中動彈不得的基多,突然緩緩飛上了天空,就在開心自由翱翔之際,卻又被一條線給拉回車內,真實或作夢?則是構成本片的基調。

【輕蔑】Contempt, 1963

  由法國新浪潮電影創作者高達(Jean-Luc Godard)所執導。改編自義大利小說家亞伯多莫拉維亞(Alberto Moravia)的小說著作。劇情描述一位美國製片砸重金請來德國名導佛列茲朗(Fritz Lang,高達請來佛列茲朗在片中飾演自己)改編荷馬史詩鉅作奧德賽,同時為了讓電影更具賣點,也找來編劇家改編。誰知道製片居然煞到了編劇家的老婆,為求事業順遂,編劇家有意無意撮合兩人。老婆對編劇老公的行為越來越不屑,乾脆製片接吻,看到這一幕的編劇終於清醒,氣到當場推掉工作,但對老公徹底失望的老婆卻依然上了製片的車;但車才上路不久,兩人就雙雙死於車禍意外。

  本片被喻為是高達最完美的佳作,除了他獨特的攝影美學,電影中也呈現了從事電影工作者的無奈與受到出資方的箝制,間接點出了導演遊走於藝術與票房之間的創作困境。

紀念楚浮逝世30週年 金馬推出8部經典回顧

10個跨越死生的電影魔幻時刻

好萊塢電影中的電影世界(上)

回上一頁

繼續閱讀